近日,媒體曝光向多家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供應肉類產品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的行為。
事件一出,輿論大嘩。原因有三:一、洋快餐歷來自我標榜“采購最優”“過程嚴控”,此事件無疑是自刮耳光;二、事件發生后,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遮遮掩掩的行為,僅以官網回應“愿意承擔全部責任”的說辭難以服眾;三、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刺痛消費者的神經,網友們發出“感覺再也不會吃了”、“安全餐桌成為奢侈品”等感嘆。
各大報刊相繼發出評論,拷問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商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聲稱此事件為一起個體事件,卻引起網友的集體吐槽,戲謔其“逗比”、“看不出來誠意在哪里”,有網友甚至預想,涉事企業會采用“大棒加胡蘿卜”的公關方式化解危機:一是高調宣布與合作伙伴劃清界限、終止合作,二是加大力度進行營銷推廣,溫馨的廣告、形象良好的明星代言、促銷活動,以此重建與消費者的信任。同時公眾對于監管部門的缺位也表示了強烈的不滿。有媒體直言,“企業無視相關法律法規,使用過期食品,固然有利益驅動的因素,而監管的渙散、乏力乃至沉睡,則加劇了企業公然造假的作為”。 ...... [詳細]